校内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和激励大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举办南阳理工学院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2026年4月
二、组织机构
根据工作需要,成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
组长:董豪
成员:郭兴华 司马玉洲 赵彦普 祝孔涛 韩义波 白林驰 刘尚争 各教学院党委书记
竞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竞赛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办公室主任:白林驰(兼)
办公室成员:程 斐 仝佳森
三、参赛对象
2025年11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生(含2026届毕业生)。
四、大赛分组
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设置有五个组别。
(一)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二)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五)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南阳副中心城市、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等区域合作,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五、赛程安排
(一)初赛:由各教学院参照大赛章程(附件1)自行组织初赛,也可以多学院联合组织初赛。初赛流程应包含书面评审和路演答辩环节。11月20日12:00之前将初赛选出的参赛项目申报表(附件2)、项目介绍材料(20页以内,电子版发送PDF格式)、项目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参赛项目汇总表(附件3)和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报送至校团委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nylgxytzb@163.com。
(二)复赛:2025年12月5日之前,校团委组织评委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选出入围决赛的作品。
(三)决赛:2026年12月30日之前,校团委组织入围决赛选手进行书面评审和路演答辩,评委会根据申报材料和答辩情况,分别评出金奖、银奖、铜奖若干。
(四)推荐省赛:2026年3至4月,获得金奖和银奖的参赛团队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按照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要求参加全省竞赛。
六、申报要求
(一)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5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5人。
(二)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教学院,申报的作品数量不少于5件;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不足2000人的教学院,申报的作品数量不少于15件;学生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教学院,申报的作品数量不少于20件。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个组别,不得多报。
(三)鼓励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参赛。对于跨学院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
(四)已获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特等奖、—等奖的项目,不能报名参赛。
(五)参赛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的,在报名时须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六)对于已工商注册的项目,在报名时可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股权结构等材料)。已工商注册项目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参赛项目可提供项目实践成效、预期成效等其他相关材料(包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就业情况等)。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应高度重视本次竞赛组织工作,把参与组织“挑战杯”竞赛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抓手。请各学院结合实际工作,做好竞赛组织协调、作品审查和作品初评、作品报送等工作,落实落细相关要求,完善院级选拔程序。于2025年11月20日前报送院赛方案以及组织情况,优秀组织单位奖将以此材料为参考。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学院要加强大赛宣传,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赛,扩大学生参赛覆盖面。要结合赛事要求,做好参赛项目的挖掘、培育,开展大赛培训和作品指导等活动。组织意向参赛团队不断完善项目实践工作,于2025年11月20日前完成院级选拔工作,将学院选拔的作品报送至校团委。
(三)强化引导,系统培育。各学院要重点利用好优势学科、前沿科研和专利成果,推荐具有市场前景的服务项目或产品作为参赛作品。选拔培育过程中,为参赛师生在项目实践中需要的技术、实践等方面的完善保障工作。
联 系 人:仝佳森 陈阳
联系电话:62076392 18631864432
附件:1.“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章程
2.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项目申报表
3.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项汇总表
共青团南阳理工学院委员会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