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成长目标、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为帮助2025级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环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学校决定在新生入学前后系统组织开展新生起航教育工程,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贯通、校院两级协同发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生教育活动,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夯实专业基础,养成良好习惯,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二、教育内容
(一)入学前教育(2025年暑期)
入学前教育为线上教育形式,从发放录取通知书至入学报到前,充分利用校院各级网络新媒体、迎新系统、南工学生工作在线公众号等平台,构建校、院、班级(社团)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矩阵,通过网络视频、网络推文、线上班会、线上答题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做到人未入学,教育先行,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熟悉校情院情,让“学前”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走近学生。
(二)入学后教育(2025年9月-12月)
1.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辅导报告、征文比赛、知识竞答、研讨交流、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历次全会精神,帮助新生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使新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顺利完成学业、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2.入学适应教育。根据新生特点和需求,从环境适应、角色适应、心理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等方面着手,开展全面的适应性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新老生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活动,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学习习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消除孤独感,尽早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3.爱校荣校教育。组织各班新生参观校史馆,学习《南阳理工学院章程》,领会“不甘示弱”的南工精神,学唱校歌《让青春插上理想的翅膀》,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辉煌成就、精神文化等,深入了解优秀师生和杰出校友故事等。组织开展师生校友座谈会,参观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校园文化广场、大学生雷锋营等校园重点科技文化活动场所,培养新生的爱校荣校情感,树立“与南工共进,为南工添彩”的目标追求。
4.行为养成教育。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国家、学校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文件,让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管理服务相关部门及其办事流程等;教育新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校园风尚,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重视和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宿舍环境;加强文明课堂建设,引导新生遵守课堂管理制度,尊敬教师,崇尚课堂,杜绝带餐进教室。
5.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教育。以加强学风建设为重点,组织新生学习学校学籍管理、考试管理等规定,引导学生诚信考试,恪守学术规范,遵守科学道德,树立良好学风;通过遴选优秀教师担任新生班级学业导师,加强对新生的学业指导,帮助新生增进对与自身学业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具体实施过程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培养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术规范,增强学习效率和效果。
6.学科专业与成才教育。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安排专业负责人、学业导师向新生介绍专业特点与发展现状、学院师资情况、课程设置、学风教风、实验设备配置以及专业学习方法、专业能力塑造等,帮助新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强化专业归属感,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培养专业意识和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动力。通过知名专家学者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将学生发展与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新生了解专业前景、社会需求,正确评价自我,确定个人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7.安全与法制教育。采用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加强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教育;开展防火、防盗、防骗、防毒品、防传销、防电信诈骗、防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防求职陷阱等专项教育,提高新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法律法规常识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8.身心健康与生命教育。要以“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为标准,组织新生全覆盖参与心理健康普查,分级分类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全面真实掌握全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朋辈互助、素质拓展等方式,向新生普及有关入学适应、人际关系、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新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在心理普查过程中发现的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要及时沟通了解,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危机排查,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组织新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深入普及防治艾滋病、防治肺结核等传染病,新冠肺炎“乙类乙管”等健康知识。
9.资助政策与诚信教育。新生入学后要做到资助政策宣传到位、普查困难新生到位、关心和资助帮扶到位、非法校园贷等风险防范教育到位;通过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办理助学贷款,确保学生学业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受到影响;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开展诚实守信专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毕业后自觉履行还款义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侈消费,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发展型资助活动,增强新生的感恩自强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10.军事国防教育。通过军训和国防教育,使新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积极开展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国防意识,树立“携笔从戎、参军报国”的志向目标与行动追求;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充分利用“九一八”事变发生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和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使新生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国防意识,关心国防建设。
三、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5年8月
各教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学院新生起航教育方案,暑期利用校园内线上线下资源,联合打造迎新氛围,同时组织开展前置教育。
(二)集中开展阶段:2025年9月至11月
各教学院积极组织新生参加学校主办或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同时根据本学院新生起航教育方案集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三)总结考核阶段:2025年12月
各教学院全面梳理、系统总结新生起航教育开展情况,发掘亮点,凝练特色,对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学生处对各教学院的新生起航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单位授予“年度新生教育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
各教学院要高度重视新生起航教育工作,组成由本学院党政领导、专业教师、优秀校友、辅导员、学业导师和学生骨干共同参与的工作团队,在学校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学院特色、学科特点和新生需求,根据时间节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周密安排好新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确保教育内容全覆盖、教育人员全覆盖。
(二)营造良好氛围
各教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及时报道新生入学教育的进展情况和特色活动,积极营造育人氛围,深化育人成效,增强入学教育的互动性与感染力。新生教育活动的新闻和动态要及时向学生处报送,学生处将择优推送到各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活动影响,巩固教育成果。
(三)注重教育实效
各教学院要坚持集中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实施精准分类指导。要重点关注重大身体疾病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遭遇变故学生、心理异常学生和新生适应困难的学生,积极开展朋辈互助和一对一辅导,确保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及时开展总结
各教学院要认真总结、及时宣传新生起航教育的好方法、好形式和好经验,不断总结成果和特色,系统整理图文、视频等活动资料,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为学校建立良好的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联系人:黄老师 0377-62076574
邮 箱:jyk0908@163.com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202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