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赵骏)11月18日下午,学校召开学科建设工作推进暨2026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校长郝好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黄金书主持会议。各教学院部负责人、科研骨干教师,以及学科研究院、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科研管理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郝好山指出,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办学层次的关键支撑,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学术水平和办学特色。他强调,当前学校正处于“申硕”攻坚与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强化学科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更是实现内涵式发展、塑造办学优势的战略选择。
郝好山总结近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凝练学科方向。各学院和学科应立足现有基础,紧密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与国家战略导向,进一步凝练形成若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主攻方向;二是建强学科团队。加大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引育力度,推动跨学科、跨学院协同合作,构建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学术梯队,支持青年学者勇挑重担。三是搭建科研平台。统筹优化现有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深化产学研融合,积极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与协同创新平台。四是加强经费保障。每年从校级经费中划出专项经费用于学科建设,设立“学科交叉创新基金”“青年学者培育基金”等专项,助力交叉学科发展和青年人才成长。
郝好山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是衡量高校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提升学科水平、锻炼科研队伍、扩大学术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2026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他要求各相关单位做到精准辅导、提升质量;提前布局、重点培育;优化服务、强化保障。他强调,学科研究院与各教学院部是学科建设和基金申报的主体力量。书记、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将相关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亲自抓好规划落实、团队建设和项目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成效可见。他鼓励全体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共同开创学校科研创新与学科发展新局面。
黄金书在总结中要求各单位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压实责任,系统推进学科建设,扎实做好2026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各院部负责人要亲自部署,组织教师精心选题、反复打磨,切实提升申报质量。

为提升会议实效,学校邀请孙曦、曲凯扬两位教师作经验交流,并特邀郑州大学李亚飞教授与我校朱九龙教授,分别就国家自科与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作专题辅导。(校对/肖新科 审核/司马玉洲 编辑/肖邓华 终审/逯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