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肖邓华)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当天上午,南阳市市长路红卫带队来校,亲切看望慰问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代表,并向全校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副市长阿颖,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杨文普,市政府秘书长沈俊年,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靖涵等一同参加慰问。校党委书记张爱红、校长郝好山、副校长蔡广宇陪同。


路红卫先后走进数字光电实验室、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河南省工坊啤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融众创空间,看望慰问科技创新带头人李定珍、李慧星,详细了解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情况。



在数字光电实验室,路红卫认真听取关于光电技术研发及应用前景的介绍;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和省工坊啤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详细询问技术突破、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落地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在三融众创空间,他重点关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流程和实际成效,与参与项目的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路红卫就南阳理工学院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指出,一是优化学科布局,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主动适应区域发展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加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衔接,为南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二是激发人才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必须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力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让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生产线上的产品、市场上的商品”,切实增强科研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三是推动“三位一体”,构建良性创新生态。要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鼓励教师面向产业需求搞科研,引导学生立足实践求创新,形成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四是坚持特色内涵,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希望学校继续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路径,不仅成为南阳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更要做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的“发动机”,为南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郝好山汇报了学校总体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三个重点建设硕士学位点的工作进展以及当前面临挑战。路红卫表示,南阳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南阳理工学院发展,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平台搭建等方面加强保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校提质升格,力争早日实现“申硕”目标,提升办学层次。
张爱红代表学校党委和全体教职工对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全校上下将认真落实市领导调研指示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不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望。(摄影 校对/鲁静薇 编辑/肖邓华 审核/逯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