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院: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强化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5〕2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赛的通知》(教办学〔2025〕285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南阳理工学院校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大赛目标
努力将大赛打造成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通过举办大赛,更好实现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以赛促教,促进高校强化生涯教育,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以赛促就,广泛发动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组织机构
根据大赛需要,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负责校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主任:蔡广宇
成员:郭兴华 白林驰 祝孔涛 刘尚争 任朝斌 各教学院负责人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竞赛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
办公室主任:祝孔涛(兼)
办公室成员:任朝斌 常雪瑞 郭勇 郭冬娥 陈小幸 李宇隆 王卫芳 张鑫
四、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面向学生的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和面向教师的课程教学赛道。
1.成长赛道。主要面向本、专科非毕业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详见附件 1)
2.就业赛道。面向本、专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详见附件 2)
3.课程教学赛道。面向全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不含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相关专业类课程),考察课程建设和创新情况以及实施效果,致力打造一批金课和教学成果,推动赛事成果深度融入教学实践。(另行通知)
(二)同期活动。协调相关部门围绕主体赛事,积极推荐优质企业深度参与赛事各环节;各教学院要主动汇聚社会各界资源,系统开展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以创促就、课程教学研讨交流等系列配套活动,强化“ 以赛促教、以赛促聘”的联动效应。
五、赛程安排
(一)报名
2025年10月—2026年1月(我校校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30日)。参赛选手通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简称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报名。大赛平台登录页面可下载操作手册。大赛平台开放时间为 2025年10月20日。
(二)校赛
采用预赛、复赛、决赛三级赛制。
1.预赛。由各教学院负责组织,于11月20日前报送预赛方案至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203室,11月30日前完成学院预赛。各教学院参照大赛成长、就业赛道方案,自主确定参赛名额、分赛道设置、比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学院组织成效、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实际提交材料的参赛人数、就业指导及招聘活动开展情况、用人单位参与数量等核心指标,综合测算并下达各学院参加复赛名额。
2.复赛。分三个小组,由承办学院于11月30日前报送复赛方案至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203室,12月10日前完成全部复赛工作。
第一组:范蠡商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外语学院。本组比赛由传媒学院承办,传媒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学院党委书记为副组长。本组比赛选拔出5名选手进入学校决赛。
第二组: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本组比赛由建筑学院承办,建筑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学院党委书记为副组长。本组比赛选拔出5名选手进入学校决赛。
第三组: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理学院。本组比赛由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承办,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学院党委书记为副组长。本组比赛选拔出6名选手进入学校决赛。
3.决赛。学校决赛拟于2025年12月中下旬举行。
(三)省赛于2026年2月举行。
(四)国赛于2026年4月举行。
六、奖项设置
校决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7名,优秀指导教师奖3名,优秀组织奖5名。
七、激励措施
(一)学校激励措施。2025年职业规划大赛已纳入河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学科竞赛A类赛事。省教育厅将把大赛获奖情况纳入本、专科院校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考核内容;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层级给予获得国家和省级高校“优秀组织奖”的工作团队奖励。我校把校赛组织情况纳入学校就业工作考核中。
(二)指导教师激励措施。河南省针对该赛事激励措施: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选手的全体指导教师,按获奖等级计算相应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在指导教师参加职称评审时,可计入个人教研成果(业绩),按相应级别予以认定;国赛金奖选手的第一指导教师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金奖选手,可直接入选河南省大中专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专家库,在牵头申报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就业创业类)时申报名额可不占学校当届次推荐限额;国赛、省赛金奖选手第一指导教师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金奖获奖教师,可直接申请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获得国赛、省赛金奖的指导教师,分层级给予奖励。
(三)学生激励措施。参加省决赛成长赛道的学生,学校优先推荐实习机会;参加省决赛就业赛道的学生,学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各学院可将学生在国赛和省赛获奖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在国赛、省赛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的选手,可适当增加在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先体系中的计分权重。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充分发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把大赛作为加强和改进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统筹大赛与生涯教育、就业指导、实习实践、校园招聘等活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各学院要为举办赛事和同期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积极推荐用人单位参加企业心选团、汇集实习和就业岗位资源,为校赛、省赛举办提供必要支持。坚持公益、公平、开放、节俭、廉洁、安全办赛原则,确保比赛平稳有序、取得实效。各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新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全方位对赛事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总结办赛经验,推动校赛提质、创新,用好大赛成果,发挥示范作用与育人价值,推广可复制的典型做法。各学院预赛及小组赛结束后按要求及时向校赛组委会报送总结材料。
联系人及电话:常雪瑞 13603776072 62232568
张 鑫 15893381957 62232995
附件:1.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赛成长赛道方案
2.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赛就业赛道方案
招生就业处
2025年11月3日